|
麗水開發區概況 |
|
|
信息來源:
貿促會
發布時間:
2021-10-19
16:21
瀏覽次數:
|
|
|
麗水經濟技術開發區于1993年設立,2014年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,總面積110平方公里,其中城市規劃面積71平方公里,位于麗水市區西南方,是麗水中心城市“一江雙城三功能區”的重要組成部分,承載“中閑”和“南工”兩大功能。2019年前三季度,開發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9.82億元,同比增長10.3%。1-10月,規上工業產值、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0.4%和10.8%;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3.3%,其中工業投資增長23.8%;財政總收入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8.7%和24.6%,“兩項收入”增速連續三個季度領跑全市。 高質量綠色發展就是開發區的歷史使命。今年以來,麗水開發區積極發揮國家級經開區的發展主平臺作用,主動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的發展機遇,主動對標發達地區和一線城市,堅持以“接軌大上海、融入長三角”統領新一輪的對外開放和創新發展,全面融入我省“大灣區、大花園、大通道、大都市”建設,加快實現GDP和GEP的“兩個較快增長”,推進高質量綠色發展“生態經濟化、經濟生態化”,進而構建現代化生態經濟體系,最終把開發區打造成為高質量綠色發展的主戰場、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的主陣地、對外開放的大平臺、轉型升級的示范區、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新南城。 為此,麗水開發區積極打造“五三三”的生態產業格局,即五大產業集群、三個重大平臺、三大產業基地。 布局五大產業集群:一是半導體全鏈條產業集群,以化合物半導體、晶圓切片、外延片、光電器件、智能傳感器芯片為招商方向,最終培育形成千億級的半導體設計、制造、封裝等全產業鏈體系。二是智能裝備和機器人產業集群,積極引進機器人、自動化裝備、裝備集成系統相關企業,形成500億級的智能裝備產業集群。三是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集群,招引醫藥機械、醫療器械生產、基因工程、細胞工程、醫藥研發服務外包等企業,發展醫養康養項目,達到500億的產業規模。四是時尚產業集群,以生態合成革為核心,引進時尚產業鏈企業,成為國內外時尚品牌的供應商,培育時尚制造、設計、貿易相關產業形成300億的產業集群。五是以數字經濟為主的生產性服務產業集群。布局數字經濟園、總部經濟園、基金產業園、現代物流園和產城融合項目等一批功能完善、特色鮮明的生產性服務業中心,形成500億的產業規模。 打造三個重大平臺:一是半導體全鏈條產業平臺,打造半導體研發設計基地、制造封裝基地、生產性服務配套基地,孵化平臺、科研創新平臺和人才培育平臺。二是大健康研發中心平臺,包括維康醫藥研究院、原能細胞研究中心、華潤三九研發中心和其他區院合作、區校合作的公共實驗室。三是中歐(國際)合作產業平臺,包括以意大利雕刻機器人為主的中意合作產業園,以德國工業4.0高端智能制造項目為主的中德合作產業園,以瑞典科創企業和生物醫藥為主的中瑞合作產業園,以貿易總部、財務結算、研發總部為主的中歐貿易產業園,以生態農林產品為主的中埃生態合作園。 建設三個產業基地:一是國家火炬智能裝備與機器人特色產業基地,國家科技部火炬中心授予。二是中國水性生態合成革示范基地,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授予,打造全國水性合成革產業鏈最完備、產業最集聚、產品最高端的生產基地。三是中國滾動功能部件生產基地,與南京理工大學合作推動產業整合提升。 為更好地推進“五三三”產業格局,麗水開發區正在以最高標準,全面優化提升“六大發展環境”。 一是生態環境。麗水是“兩山”理念的重要萌發地和先行實踐地,是“麗水之贊”的光榮賦予地。麗水森林覆蓋率達到81.7%,空氣質量常年位居全國前十,生態環境狀況指數已連續15年位居全省第一。麗水開發區嚴守生態底線紅線,拉高項目準入生態標桿,統籌推進治水、治氣、治土等工作。轄區內水質常年保持在Ⅲ類水以上,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99.6%,今年還在全省率先實施建設項目進退場土壤環境規范化管理,全面形成立體治污、生態立區的格局。 二是交通環境。高速方面,金麗溫高速貫穿全區,設有麗水和麗水西兩個出口,到溫州、義烏機場都在“2小時高速圈”內。鐵路方面,高鐵到溫州僅用30分鐘、到杭州僅用一個半小時、到上海僅有2個半小時。杭麗高鐵的起始站選址在開發區內,項目建成后到杭州進入“1小時高鐵圈”。通港方面,開發區通過水臘公路可以直達千噸級青田臘口港區,從水路聯通溫州港。航空方面,正在建設的麗水機場項目選址就在開發區內,預計2022年通航,屆時麗水開發區將成為浙西南地區水、陸、鐵、空“多維一體”的交通樞紐地。麗水開發區已經全面進入“起飛前夜”的新階段。 三是營商環境。對標世界銀行標準,在全省開發區率先出臺營商環境指標體系,為企業全生命周期提供優質服務。全面深化“最多跑一次”考核,在全省率先推出投資項目全程免費社會化代辦服務,實現項目業主“一次都不用跑”。先后推出“零審批、承諾制、標準地”等改革,確保賦碼備案到施工證辦出不超過20天,最快的項目從入園到施工證辦出僅用21個工作日,項目備案到施工證辦出僅7個工作日。麗水開發區在“互聯網+政務服務”調查評估中名列全省開發區第三名,全國領先。 四是政策環境。麗水開發區在符合法律法規和上級政策要求的前提下,積極為入園企業提供最優惠的政策扶持,包括土地優惠政策、外資招引政策、科技人才新政、總部經濟政策、私募基金政策等,還有生物醫藥、機器人產業及其他先進制造業的產業政策等,對重大項目可以實行“一事一議”。同時,麗水開發區將全部政策實行電子化,模塊化,標簽化,可自動生成為其量身定制的一系列優惠政策,還在打造政策兌現系統,企業可以公開透明高效便捷的完成政策兌現。 五是生產環境。教育方面,已經引進蘇州新昆教育集團創辦新子弟學校、引進華東師范大學基礎教育集團興辦學校;與麗水職業技術學院創辦開發區分院,與德國柏林職業教育集團打造中德跨企業培訓中心,正在對接四川希望集團謀劃建設職業技術學院。產城融合方面,已經有臺商綜合體、紅星美凱龍、國際汽車城、華僑總部大廈、文元學校等生活項目,正在謀劃歐洲小鎮,國際會展中心、星級酒店、國際三甲醫院、現代物流園、綜合體育中心、科技研發中心等生產配套項目。 六是服務環境。麗水開發區秉承“企業就是衣食父母”“服務企業就是天職”的理念,把服務企業作為重要的生產要素,在浙政釘建立開發區“政企釘”平臺,實現政策直達、訴求上傳。已經建立領導聯系企業、企業助理、科技特派員、金融特派員等制度,主動服務所有規上企業、所有即將小升規企業、所有孵化企業、所有新投產企業、所有重點培育的成長型和初創型企業,真心實意地為企業解決問題,全力打造辦事最高效率、辦事最誠信、辦事最擔當、辦事最清廉的開發區。 |
|
|
|
|
打印本頁
關閉窗口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