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浙臺(玉環)經貿合作區 |
|
|
信息來源:
浙江省商務廳
發布時間:
2022-06-30
15:20
瀏覽次數:
|
|
|
一、歷史沿革 2006年1月13日,經臺州市人民政府臺政辦發〔2006〕2號文件,臺州市大麥嶼港區開發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批準設立。2012年11月,浙江省政府批準玉環設立浙臺(玉環)經貿合作區,納入省級開發區管理序列。2013年4月25日起,大麥嶼港區辦與浙臺(玉環)經貿合作區管理委員會(玉機編〔2013〕8號)合署辦公。下有浙江大麥嶼港口開發建設有限公司、臺州港大麥嶼港區進境水果指定監管場地工程指揮部(臨時機構)、玉環市海上溢油應急處理服務中心建設工作推進小組(臨時機構)。 二、開發區域 2012年11月,依據《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設立浙臺(玉環)經貿合作區的復函》(浙政辦函〔2012〕88號),在整合玉環經濟開發區、大麥嶼港區等區塊的基礎上,設立浙臺(玉環)經貿合作區。“十四五”期間,浙臺(玉環)經貿合作區大力構建“一廊、兩帶兩區、多園多小鎮”產業發展格局。其中“一廊”為“一灣兩岸”科技大走廊;“兩帶兩區”分別是臨海、臨港產業帶和兩岸現代農業園區、兩岸漁業合作區;“多園多小鎮”包含經貿園區、工業園區、小微產業園以及多個特色小鎮。 三、機構設置 2020年3月11日,玉環市機構編制委員會下發《浙臺(玉環)經貿合作區管理委員會主要職責、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》(玉機編〔2020〕14號),確定浙臺(玉環)經貿合作區管理委員會為玉環市人民政府直屬的公益一類事業單位,為正科級。負責統籌協調對臺直航管理;開展兩岸在經貿、文化、社會、宗親、民俗、宗教 等方面的交流合作;組織開展對臺招商引資,并做好引進企業的管理和服務工作;負責推進浙臺(玉環)經貿合作區的相關規劃編制工作;開發建設大麥嶼港區;完成市委、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。內設五個科室,分別為:行政綜合科、對臺直航科、臺貿招商科、規劃建設科、經營管理科。 四、發展概況 浙臺(玉環)經貿合作區在2014年-2019年度全省浙臺經貿合作區考核中獲評優秀單位,成為省內唯一一個連續六年都獲評全省優秀的單位,并于2018年5月在浙江省對外開放大會上榮獲“2017年度浙江省十佳開放平臺”,2020年3月玉環又被列為浙臺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突出貢獻單位。目前,海峽兩岸(玉環)經貿合作區已列入商務部與浙江省重點合作項目。在新冠疫情背景下,浙臺(玉環)經貿合作區對臺貿易依然實現逆勢突圍,2020年實現總產值1463億元、稅收收入76億元、注冊資金82億元。2020年浙臺(玉環)經貿合作區對臺貿易進出口額達4979.8萬美元,其中:玉環自臺進口額729.9萬美元、同比上升106%;玉環對臺貿易出口額4249.9萬美元、同比增長35%。 五、重點產業鏈 玉環對臺產業合作前景廣闊,充滿活力,其農漁業、工業制造業和服務業已形成一定的規模,特色突出,為促進兩岸產業合作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產業支撐。一是從農漁業合作來看,玉環自然資源豐富,可與臺資企業協力,充分利用“兩種資源、兩個市場”,發展農漁產品深加工產業、綠色營養食品產業,開展對外農漁產品貿易。二是從工業制造業合作來看,玉環已形成汽車零部件、水暖閥門、工程機械、家具、機床及配件等八大特色產業集群,擁有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、中國閥門之都、“中國小型‘專特精’機床生產基地”等16個國字號產業基地,在金屬制品制造業、家具等傳統行業優勢突出,可承接臺灣產業的轉移,拓展市場;正在大力培育的數控高端機床、藥械裝備、新能源光伏、海洋利用等新興產業可充分利用臺灣先進技術,實現升級發展。三是從服務業合作來看,玉環生態條件優越,可與臺灣企業合作發展特色養生度假、鄉村休閑旅游產業,健康養老產業;玉環美麗宜居、充滿活力,可聚集兩岸科研資源,創業創新,發展高附加值生產服務型產業。玉環與臺灣產業結構高度契合,與臺灣擁有產業合作發展的需求和互惠互利實現雙贏的基礎,有助于挖掘兩岸經貿的新增長點,形成兩岸合作的新亮點。 (開發區處供稿) |
|
|
|
|
打印本頁
關閉窗口
|
|